你能耐得住寂寞吗?

  所有开始用《千万别学英语》方法熟习英语的朋友们,你们都要为自己可能遇见的寂寞感做好心理准备。

  为什么这样说呢? 

  由于《千万别学英语》不同于其他很多方法,使得它更强调熟习者的自学和自控能力。而且,对于很多比较保守的人而言,这个方法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在整个熟习过程中,常常会遇见周围对自己的孤立和因长期孤独奋战而自我产生孤独感。这种寂寞甚至有时是非常人能忍受的,而这也正是导致不少人最后功亏一篑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个方法到底会让人承受多大的孤独呢?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准确回答,只能说因人而异吧。但是从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大家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的。

为什么《千万别学英语》会让这么多熟习者出现寂寞的情况呢?

  在全中国,知道这个方法的人比起知道其他方法(如逆向、疯狂英语等)的人比重还是相当小的,也就说明它的知名度不高。

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知名度不高?

  1. 这得从这书本身说起了。这本书是韩国人写的,并非国人所作。所以,作者没有在中国进行过宣传,而出版商也并没有做什么宣传,所以这方法在中国基本上从来没有官方宣传过什么。

  2. 在网上和民间,知道这个方法的人比较起来也是很少的。虽然有过不少朋友发帖和口头宣传过(也包括我小程)。可是,单个的力量还是非常微小的。再加上很多人无法接受这个全新的方法,所以,宣传的难度也很大。

  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就促成了《千》方法在中国的知名现状。

《千万别学英语》方法对熟习者的要求

  《千》宣传的是完全免费的熟习方法,也就不需要大家去上什么垃圾补习班,只需要自己自学就可以了。试想一下,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又让不少人不能接受并且只需要大家自学的方法能不让人寂寞吗?

到底是怎样的孤独?

  到底是怎样的寂寞呢?我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方式就是举个实例,那就说说自己的“寂寞”之旅吧。

  小程,我,在图书馆偶然邂逅《千万别学英语》,看了两遍后就决定马上开始。我当时也找过,看在学校是否还有使用相同方法的朋友,但是在看过这本书的借取记录后我就知道不会有其他人的。之后的路程中,除了在网上遇见了一些朋友以外,现实生活中没有遇见一位,我的熟习过程是很孤独的。

  由于这方法很适合自学,所以,当时我也没强求什么共同熟习的朋友,虽然我向每一个我认识的朋友推荐过这个方法,可是基本上大家都是持怀疑的态度。一部分人思想太过顽固,只能接受传统教育方法,所以对于这个新鲜方法不能接受;一部分人是投机取巧类,看见这个方法这么考验人,也就“知难而退”了;一部分是捡现成类,他们的观点非常让我不齿:“你先学,等成功了再说。”这个和“你先去努力,发财了再来拉我一把”有什么区别?一点吃苦精神都没有。

  我非常难过,竟没有说服一个人来和我一起熟习,可能大家都比我聪明吧。不过,我自己也很喜欢自学,所以,我就自己选了磁带,开始了自己的英语熟习之路。

  我当时在学校不太好找安静的地方。寝室里VCD、电脑、PS2、电视什么都不差,再加上不间断的人嘈杂声音,所以,我只能在外面找找;花园吧,可那里到处是窃窃私语,我也不想妨碍别人的raging hormones;自习室吧,相信前几年那首“大学自习曲”已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了那里不适合自学。

  我最后在一个教室找到了根据地,因为这里灯坏了一些,再加上是顶楼一个角落,所以,人不是很多,也很安静。

  我在这里每天晚上听几个小时的磁带,和周围环境还是有点格格不入的,别人都在埋头写字。而我就像是个木头一样,坐在那听着磁带,一下就是几个小时,也不知在搞什么。这期间我也会时常感到寂寞,毕竟周围没有人陪你。

  后来,因为教室里人越来越多了,开始越来越闹,于是,我打算再找个地方。我突然发现学校食堂二楼已没有使用了,晚上是关着灯的,但是还有一些座椅摆在里面,于是我选择到那去。那里一直就没有人,晚上非常安静,也非常黑,当然,也非常空旷。我就选了正中央的位置,然后每天坐在那闭上眼睛听上几个小时。有时还是有点害怕的,可我是个无神论者,再加上一直闭着眼睛,所以,也没发生什么人鬼情未了的故事。

  后来的朗读、查词典什么的都得找没人、安静的地方,主要是怕打扰别人。

  由于时常思考这个方法,对英语熟习也有了不少想法,可是找不到人倾诉、交流,所以有时也是很苦恼的。

  而其中最让我难过和陷入深深孤独的事情是,因为我走的路线比较另类,导致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也都不支持我,还时常在我的前进道路上设置各种路障,让你停止不前,同时对你说:“你看,我说你不会成功吧。”这一点在很多熟习者身上都有遇见,尤其是家人的反对是最难过的,毕竟做一件事,连最亲的人都不支持的时候是非常无奈的。我现在就陷入其中无法改变,使得我非常难受、难过。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取得最后的成功,让事实说明一切。

  通过上述我自身的经历,相信大家已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了吧。

  我也非常希望能改变“寂寞”这个现状,虽然在网上能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很多时候还是不能和现实中的交流相提并论。或许我的博客将来会在这点上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