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其实很简单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为了寻找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一只雌雕一天中有时要飞行200公里。“铁树”的树枝上还生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随着幼雕的渐渐长大,它们开始在窝内争夺生存空间。它们对食物的需求量迅猛增加,以至于雌雕再也满足不了它们的需求。雌雕本能地感到,为了让这窝幼雕生存下来,就必须让它们离巢。

  为了激发幼雕的独立生存能力,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叶、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变得没从前那么舒适了,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这时,雌雕就逗引它们离开巢穴。一旦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时,它们就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行。

  生存其实很简单,拒绝坠落就行了。

  不知捕捉黄鳝的人为他手中的那个小小的竹笼子申报了国家专利没有,因为它十分巧妙,做起来也不费事,却实用的很。一束细篾编织成拳头粗细的笼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片朝里形成一个漩涡壮茬口。

  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就从那篾缝里钻进去,但是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要想出去,只能后退。后退的时候,篾片的尖梢一根根扎在尾上,它不知道身后那坚硬的是什么东西,退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一触即缩,怎么也鼓不起勇气朝后退,就只好在笼里一直呆下去。假如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它就不会被关进笼子而束手待毙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有勇气后退就行了。

  肺鱼不但可以像其他鱼类那样用腮呼吸,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靠肺在空气中直接进行呼吸。肺鱼大多生活在美国西部人烟稀少的沼泽地带,一旦栖息地的水质发生变化或沼泽干涸,它们的肺就派上用场了。

  每当旱季到来,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匿于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构筑泥屋,仅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呼吸孔。它们就这样使身体始终保持湿润,在泥屋中养精蓄锐。数月后,雨季来临,泥屋便会在雨水的滋润冲刷下土崩瓦解,肺鱼又重新回到有水的天地。

  土著人在旱季出发,来到肺鱼生活的沼泽地。这时,沼泽地里到处布满了泥屋,几乎每间泥屋里都藏着一条肺鱼。土著人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将肺鱼捉住了。但他们并不立即将肺鱼煮着吃,而是先用一盆清水将肺鱼养几天,等它们把体内的脏东西都吐出来了,再将它们放在早就用水以及各种调料和好的面糊里。肺鱼以为旱季到了。便将面糊做成面屋将自己包裹起来。这时,土著人便可以将肺鱼连同它的“泥屋”一起烤熟后再吃。据说肺鱼自己构筑的面屋因为充分渗入了肺鱼的黏液,故而味道十分鲜美。

  生存其实很简单,不要被成功模式束缚就行了。

  沙丁鱼是幼鲸最爱吃的鱼。沙丁鱼常常被它成群成队地吞进腹中,幼鲸已严重威胁着沙丁鱼的存在。沙丁鱼中的一位智者决定除掉这只可恨的鲸,它组织一群群沙丁鱼向着只幼鲸发起进攻。

  幼鲸感到很好笑,这同送食物有什么两样,于是,面对纷纷冲上来的沙丁鱼,它不紧不慢地张开大嘴,将一群群沙丁鱼尽收口中。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沙丁鱼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而幼鲸总是以胜利结束战斗。每次取得胜利,幼鲸都十分兴奋,它总是兴致勃勃地追逐沙丁鱼的残兵败将,将它们一一收入口中。

  一天,一大批沙丁鱼又向幼鲸发起了挑战,幼鲸一张口就将它们消灭了大半,剩下的一小部分狼狈逃跑。幼鲸来了兴致,心想,你们哪有我跑得快,一个也别想逃。于是,它尾随在后一口一口地吃掉沙丁鱼。沙丁鱼越来越少,但仍然有一些沙丁鱼试图逃过幼鲸的追杀。幼鲸决定乘胜追击,将它们彻底消灭干净。于是,一路追过去。

  幼鲸忘了追出了有多远,正当它要张口吞下最后一群沙丁鱼时,突然发觉自己的肚皮已经触到了潜水滩的沙子,它知道这很危险,可是,由于用力过猛,它此时已经无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见它巨大的身躯一下子冲上了沙滩,它想抽身返回,可是来不及了。它搁浅了,它挣扎着,不久就无奈地死去了。

  生存其实很简单,胜利时,保持冷静就行了。

  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的水母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强壮呢?

  原来,与这些水母为邻的居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折断,重则皮开肉绽。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

  生存其实很简单,在艰苦的环境中选择坚强就行了。

  上帝造了一群鱼,又给了它们一个法宝,那就是鱼鳔。鱼鳔是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气囊,鱼可以用增大或缩小气囊的办法,来调节沉浮。这样,鱼在海里就轻松多了,有了气囊,它不但可以随意沉浮,还可以停在某地休息。鱼鳔对鱼来讲,实在是太有用了。

  出乎上帝意料的是,鲨鱼没有前来安装鱼鳔。上帝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有找到它。上帝想,这也许是天意吧。既然找不到鲨鱼,那么只好由它去吧。这对鲨鱼来讲实在太不公平了,它会由于缺少鳔而很快沦为海洋中的弱者,最后被淘汰。为此,上帝感到很悲伤。

  亿万年之后,上帝想起他放到海中的那群鱼来,他忽然想看看它们现在到底如何,他尤其想知道,没有鱼鳔的鲨鱼如今到底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被别的鱼吃光了。

  上帝将海里的鱼家族都找来,面对千姿百态、大大小小的鱼,上帝问:“谁是当初的鲨鱼?”这时,一群威猛强壮、神采飞扬的鱼游上前来,它们就是海中的霸王——鲨鱼。上帝十分惊讶,心想,这怎么可能呢?当初,只有鲨鱼没有鱼鳔,它要比别的鱼多承担多少压力和风险啊,可现在看来,鲨鱼无疑是鱼类中的佼佼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鲨鱼说:“我们没有鱼鳔,就无时无刻不面对压力,因为没有鱼鳔,我们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游动,否则我们就会沉入海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亿万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游动,没有停止过抗争,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

  生存其实很简单,把缺陷转化成动力就行了。

  我们都知道,蜜蜂对不请自来的入侵者是毫不留情的。它们屁股上的针刺令任何垂涎蜜蜂的家伙都忌惮三分。不过当蜜蜂遇见它们的死敌——黄蜂的时候,却往往在劫难逃。

  大黄蜂凶猛可怕,蜜蜂对这种强盗束手无策,只能任人宰割。

  但是我国有一种蜜蜂在与大黄蜂的长期战斗中,却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防卫方法,让入侵者有来无回。当某一只打算不劳而获的大黄蜂飞扬跋扈地闯进蜂巢时,它们并不打算用蜂针进攻,而是抱成一团把大黄蜂卷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再散开的时候,那个入侵者已经很难看地死了,被工蜂拖走,向扔垃圾一样抛出蜂巢。

  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物学家没有在大黄蜂身上找到搏斗留下的痕迹,但是热成像照相机却记录下了一种温度的变化:大黄蜂被蜜蜂包围起来以后,5分钟之内,包围圈的中心温度就达到了45摄
氏度。莫非这就是蜜蜂战胜恶魔的关键?

  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们把蜜蜂和黄蜂分别放进恒温箱里,有步骤地提高温度,结果大黄蜂在45.7摄氏度的时候死亡,而蜜蜂坚持到了50.7摄氏度。

  原来,蜂群是通过震动它们那强有力的飞行肌肉产生热量,战胜了入侵者,将大黄蜂活活烤死。  生存其实很简单,团结就行了。

来源:《读者》2006年第12期 作者:牧 野 转自:读者家园

评论

  1. Spite
    14 年前
    2010-10-21 11:52:50

    生存说是简单也简单,说是困难也是相当困难,这让我想起来了,唯物辩证主义里面的主观思想决定客观环境~~!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