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真奇妙!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

  其一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 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其二

  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其三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看,汉语多奇妙!这种游戏只有汉语可以”玩”,西方语言绝作不出这种游戏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汉语没有形态,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态管着,因而句法关系灵活多变,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品格。

(来源:欧洲时报,作者:宋玉柱)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